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
全日制公办
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四川省
达州市。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0年,2001年由原
达县教育学院、达州农业学校、达州卫生学校、达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四校合并组建而成,是
四川省第一批成立的八所高职院校之一。学校是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职教工作先进单位。
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韩家坝和徐家坝两个校区,占地915亩,有在职职工60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硕博研究生教师占比40%。设有12个
二级学院,开设有
医药卫生、教育艺术、
现代农业、
智能制造等专业40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6万余人。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师范系、
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临床医学系、医学影像检验系、护理系、建筑工程系、公共事务管理系、
艺术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中专教育部、基础教育部、成人教育部等13个教学单位,开办38个专科专业。
据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显示,有专兼职教师638人,教授(含主任医师)6人,副高职称115人,“
双师型”教师14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7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省级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达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省、市劳动模范6人,达州市建市20周年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硕博研究生教师占比26%。 [4] 与此同时,学院还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扎扎实实地融入到了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学院重视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和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化的优势,积极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有利条件。学院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和贫困学生助学金。学院注重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考虑到辅导员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对专职辅导员选聘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经过严格选聘的辅导员通过培训到岗后,特别富有朝气且
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具备了在学习上对学生“引”和“导”以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在学生中威信较高。学院注重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
体育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他们树立起坚定正确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开阔视野、探求知识、陶冶情操、完善自我,逐步成长成才。
达州职院从原分散的四个大中专学校合并到长足发展,主要是由于学院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学院党委、行政领导下,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带领全院师生员工众志成城、开拓进取,把实现学院新的跨越当作在新的征程上阔步前进的重大实践。学院党政分工明确,党委班子和谐,不断加强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党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学院先后引资6000万元,修建了
学生公寓4幢、食堂2个、
教学楼1幢,同时,自筹资金改造了部分实验室、增添了部分教学设备设施和图书资料,办学条件得到了初步改善,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稳定规模、务实基础、优化结构、注重效益、走内涵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选派有专人负责日常教学管理监控,并选聘教学方面的专家进行教学督导,同时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切实保障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学院在人事制度上实行全员聘任、按需设岗,积极探索岗位聘任、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考核管理办法,强化激励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们思想稳定,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高。教师聘任制度上,除充分利用学院的人力资源,发挥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退休老教师的作用外,还扩大了外聘教师比例,以优越的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院任教。该院坚持“植根革命老区、面向市场、服务基层”的发展定位,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先后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顶岗实践+预就业”、“技术服务+项目促教学”、“
创业实践”、“订单式”、“工学交替式”, “双证制和多证制”等教学培养模式,保障学生高质、高效完成学业。同时,还采取灵活学制,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实现
毕业生与市场无缝衔接。
学院正牢牢抓住西南职教园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整体规划、整体设计、分期建设、分批入驻”的总体思路,投资近8亿元,占地850亩,力争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建成,在职教园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的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学院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争创高职名校,为达州市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建设
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