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志教育集团官方网站!

华志教育华志教育

全国咨询热线:400-138-2688
搜索表单
首页 > 山东专升本 > 备考指南 >

2023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之新增修辞手法

文章出处:华志专升本  责任编辑:山东编辑 时间:2022-12-06

  2023年新增修辞手法——委婉

  定义:

  古代汉语中,由于种种原因,作者或不直言其事,或不直陈其见,而以曲折含蓄,即"绕弯子"的办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这种修辞方式在古汉语中称之为委婉, 又称讳饰,婉曲。

  修辞作用:

  为了避不吉、避冒犯、避粗俗,有时在外交辞令中也往往采用委婉的修辞。

  示例:

  一、避不吉

  古人多忌讳,就说“死”,也很讲究

  例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译: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便中途去世了。

  例2: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唐风·葛生》)译:百年以后的归宿同你相会在黄泉

  对死的称呼还有很多:仙去,仙逝,归道山,驾鹤西去,驾崩,翘辫子、、、 、

  1.对死亡的称呼,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天子死日崩,诸侯曰,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

  2.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姐,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3.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山陵崩”是帝王去世的委婉说法。

  4.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民风”改为“人风”。

  5.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 “薨”诸侯死亡的委婉说法。

  6.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填沟壑”是死亡的委婉所发,对一般百姓而言。

  7.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8.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孟子·公孙丑下》) “采薪之忧”指患病的委婉说法。

  二、避冒犯

  1.古代对于国君 (国讳) 、长辈 (家讳) 、圣人 (圣人讳) 的名字是不能直接提起的,否则便是犯忌讳。

  2.秦代为了避秦始皇赢政的讳,把正月改读平声。

  3.晋文帝名叫司马昭,由于触犯君讳,王昭君改为王明君,后人称为明妃。杜甫《咏怀古迹(之一)》: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5.嫦娥,本作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

  6.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恒灵”即汉桓帝刘志和汉灵帝刘宏。此句婉指二帝荒淫无道,朝政腐败。

  7.赵高说二世曰:“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史记·秦始皇本纪》)“富于春秋”婉指年少。

  8.同子参乘,袁丝变色。(《报任安书》) 赵谈,指汉文帝的宦官。由于司马迁父亲司马谈与他同名,为避父讳,故称他为“同子”。袁丝,姓袁名盎,丝是字,汉文帝时候的人。 做太常,敢于直谏。在他任郎中的时候,见赵谈参乘就伏在汉文帝车前说:“ 我听说天子只和天下豪杰英雄同车,现在汉虽然缺乏英雄陛下您怎么能和宦官同车呢 ?”

  9.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记载: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田登作了州官,最讨厌别人触犯它的名讳,于是闹出了榜文中把“放灯”写作“放火”的笑话。

  10.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李密《陈情表》) “舅夺母志”婉指母亲改嫁。

  1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慈父见背”婉指父亲去世。

  三、避粗俗

  例: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傅】)

  释:“便利”是大小便的委婉说法,因为大小便是人的羞耻之事,不便明说,用便利来代称,既保护了别人面子,又使自己显得有教养,毫无粗俗之气。

  1.权起更衣。肃追于字下。 (《孙权劝学》)“更衣”是“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2.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廉颇蔺相如列传》)“矢”即“屎”,这种通假也属于避粗俗。

  3.先是,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劾不散。 (《汉书·东方朔传》) “小遗”就是小便。

  四、外交辞令

  古人在交际过程中,比较注重礼貌语言,礼貌语言不等于委婉语,但交际过程中的委婉语往往具有礼貌的性质。

  交际中可以巧妙的拒绝责难,又很有礼貌,不仅在同僚之间使用委婉语,敌国之间也使用委婉语。往往娓娓动听的辞令会让人容易接受。无论是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交往,委婉的语气总是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之战》 )

  2.此处是曹操向孙权下的一封战书。文中采取委婉的说法要和孙权共同狩猎,实际是要打一仗。

  3.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殽之战》) 这里是委婉的说法,是三年后将在回来和晋国打一仗。在殽之战中,晋国俘虏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领。后来,文嬴 (本秦穆公之女,襄公之母) 以母夫人身份说服晋襄公释放三将归秦。后来晋国卿大夫先轸听闻此事,责怪襄公放走俘虏增长敌人力量,非常糊涂。晋襄公后悔了,就派大夫阳处父追赶三人,赶到黄河边,他们上船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用晋襄公的名义赠送给他们。三人识破了阳处父诱捕他们的企图,回答说,我们记得你们君王的不杀之恩,三年后我们再来报答你们的君王。

  4.(烛之武)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这里烛之武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因为年轻时不能受到郑文公任用,到了国家危急时刻才被国君想起,让自己解围的不满之情。

  2023年新增修辞手法——并提

  定义:

  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本来应该用两个短语或者句子表达的内容,合并为一个短语或句子。合并时把相同的成份放在一起,使短语或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这种修辞方式叫“并提”

  修辞作用:

  1、句子紧凑;2、文辞简练。

  辨识并提的方法:

  一、根据词语的搭配关系辨识

  例1: 腥酿肥厚。 (枚乘《七发》) (“腥”指肉,“酿”指酒。在古汉语中,肉可以说“肥”,而不说“厚”:酒可以说“厚”,而不说“肥”。这个句子是并提式,应读作“腥肥酿厚”。)

  例2: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句话也是使用的并提修辞手法。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亭午”“夜分”是两个不并存的时间,“曦”“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合起来是讲不通的。这里就用了并提修辞法,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意思是: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绿潭“也是两个不相同的地点,这里用的是并提修辞法,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意思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二、根据历史事实辨识

  例 1: 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 (《汉书·景帝纪》) (对这个并提句,就要参照《史记·孝景本纪》中的句子“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孙平为绳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子左车为安阳侯”来理解,不然,就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周苛周昌二人的孙和子都封了列侯”。)

  例2: 待中侍郎郭攸之、费稀、董允等.....(诸葛亮《出师表》) (此句也是合叙的例子,因为查《三国志·蜀志》可知,“侍中”指的是郭攸之和费讳,“侍郎”指的是董允。翻译时就要把合叙改成分述。)

  三、利用“合提分承”句式辨识

  合提分承句,是指一个句子中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联合词组,联合词组之间又具有对应承接关系的句型。所谓“合提”,指联合词组内部诸项之间的关系,是“合提并叙”的关系;所谓“分承”,指诸联合词组与联合词组之间的关系,是“分别对应承接”的关系。

  例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韩愈《师说》其意应为: 句读之不知,则师焉: 惑之不解则不焉。就是说,不知道句读的从师,不能解答疑惑的反而不从师。)

  例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康鹿。”(苏轼《前赤壁赋》,即“渔于江,侣鱼虾:樵于渚,友糜鹿”。)

备考指南Upgrading Guide

more

新闻资讯headline new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