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济宁医学院创建于1952年,始称济宁医士学校。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先后更名为济宁卫生学校、济宁医学院、济宁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医学专科进修学校等,1987年1国家教委批准,恢复济宁医学院。学校现有济宁太白校区、任城校区和日照校区,与济宁国家高新区共建教学科技园,占地总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二、教育教学 Education and Teaching二、教育教学Education and Teaching
学校是一所以医学教育为主体,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医科院校,作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以有效期6年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并获得认证延期4年;有19个教学单位、3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4项,国家级示范中心、国际合作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等23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课程等34门。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广大毕业生以“业务扎实、品德高尚、作风朴实”受到广泛好评。“十二五”以来,荣获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3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奖25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6项、省级特等奖15项、省级一等奖35项。
三、师资力量 Faculty
现有教职工1487人,其中专任教师1260人,高级职称教师58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93.1%,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26人:有国家级人才1人,泰山学者1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2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16人。
四.学科科研与社会服务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0年医学界中国最佳医学院校临床实力排名67位。获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省级青年创新团队5个、人才引育计划团队2个,立项建设省级培育科研创新团队18个。现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科研平台10个,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个。2016年以来,获省级、厅级奖励101项,授权发明专利35项,ESI高被引论文22篇。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和山东省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学校,主办《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和《济宁医学院学报》。司法鉴定中心被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是山东省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训基地、省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省法医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山东省唯一法医全领域领军机构。
五、文化传承Cultural Heritage弘扬海派文化,办医学圣地教育,育根植孔孟之乡,传承儒家思想,)济宁医学院 儒风海韵人才。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办 博学至善学宗旨,秉承“明德、仁爱、博学、至善”校训,弘扬“求精、求是”校风,形成“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明确“三区一园”办学格局和“一体两翼,强龙头”办学定位,提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应用型现代医药科技大学”奋斗目标,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业务精湛、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人才。
六、附属医院 Affiliated Hospital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6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91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固定资产总值21亿元,编制床位2900张,2018年度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排名第81位,迈入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第一方阵。附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为山东省唯一一家省级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编制床位 750 张。
七、对外交流与合作Foreig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多年来,学校深入实施开放办学,广泛吸纳多元文明成果,先后与英国华威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俄罗斯普利沃茨斯基研究型医科大学、埃及阿勒旺大学、韩国忠南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国际健康促进协会等多所国(境)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项目,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按照“立足区域、面向山东、部分优势学科专业辐射全国”的定位,团结一致,鼓足干劲,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应用型现代医药科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高等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