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在《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指的是鹪鹩和鼹鼠所需有限,很容易得到满足。动物如此,人类亦如此。
但是总有一些人不甘于现状,敢于突破脚下的桎梏,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正如奋力拼搏在专升本考试这场“战役”中的各位勇士,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努力到了什么程度呢?
大概就是已经几个月没和朋友出去玩过了,早晨顶着月亮和星星出发,晚上回来时带着星星月亮,却还是感觉知识点怎么学都学不完。
自习室里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重复,但又无比充实,那些被安逸的大学生活磨掉的东西又回来了。
偶尔发个朋友圈,还是英语软件的打卡,或者是给自己打气的鸡汤。很多同学的桌子上,都贴着写有自己目标院校的便利贴,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摸一摸那个闪闪发光的名字,学习的劲儿马上就来了。
多朋友不懂为什么每天这么拼命,总是在问怎么一直在学学学。可不学能怎么办,能上本科,是未来一条更光明的路。
想起来自己曾经每天睡到12点,天天打游戏追剧。一夜之间突然改变了想法,开始晚睡早起,背不会东西就很难受,晚上睡觉前想想今天的任务没完成,就算真的背不下去了也焦虑地从床上爬起来翻翻书。真的是不得已,甚至都没做好准备,生活让你必须马上改头换面,迟一点都不行。
完成今天所有的学习计划,拿出笔在日历本上重重的划掉这一天,距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划去的不止是时间,是每天从破晓忙碌到黑夜的见证。等考完之后,再往前翻着这些黑色划痕遍布的日历本,肯定都是满满的成就感。
要升本成功,要付出努力是肯定的,无人做你的光芒,就自己照亮远方。这奋斗的每一天都是无言的勋章,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养成的积极向上的状态比结果本身更有意义。
1、不要让借口欺骗你的大脑
每次你不想学习的时候,就留意一下自己找的借口。
比如学习的时候,总喜欢告诉自己:
再刷5分钟“抖音”、再打一盘“王者”就去学习!时间过去之后,又会对自己说,“再看一分钟”,于是1个小时、2个小时之后,看的有些累了,就想要不再休息一会儿吧.....
遇到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反向操作:
告诉自己,我只要再学15分钟就可以玩手机;
当15分钟到了的时候,你可以说,不然我再学15分钟,学完这段时间能玩的更久。
具体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喜欢做自己擅长的学科的人”,建议你从擅长的那个学科开始学起,相比英语,你对专业课更感兴趣的话,就优先看一看专业课。
如果你是“喜欢挑战自己的人”,建议你从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开始,这样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就不信了,这道题做不完,就不看手机了!“
那么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人,给自己适当能够调动积极性的理由,你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2、把心态放平
保持平静的心态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心态好坏决定了脑部供血的多与少。不要后悔暑假的荒废,不要担心跟不上学习进度。我们要做的只是静下心来,一点点地攻克每一个知识点,而不是囫囵吞枣地学习。只要每天都有新收获,那就是进步了。
3、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Ravi Mehta做了一个实验,探讨了3种不同分贝的声音对大脑活动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实验得出50分贝的环境中,人们最容易集中注意力、不易分神;
70分贝的环境中,人们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处于最佳状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在学习时,我们要尽量减少能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比如,把手机关机、把零食放到较远的地方。学校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学习环境,这里学习氛围浓厚,且其他学生学习的场景也能更好地激起学习的欲望。
4、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落实到每一天。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学习曲线就像“驼峰型”过山车,开头较平缓,学着学着进入一个高峰期,平缓一点再进入一个次峰期,再逐渐趋于平缓。
学习时要利用驼峰曲线,在最开始和最末处安排最轻松或最喜欢的学习任务,把重要的学习任务安排在驼峰处。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设置不确定反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结果的反馈会影响我们的动机,尤其是正反馈。但是一般来说,学习和工作的反馈是比较慢的,且奖励的形式也比较单一。
而不确定的奖励,更能增加一个人的动机、使人情绪高涨,并且越快越好。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不确定反馈——找10-20张卡片,把自己最想玩的游戏、最想吃的东西、或者最想买的东西写下来,每张卡片写一种。当我们每完成一个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奖励。
意,目标没有完成时,不可以给自己其他的奖励。
这样一来,学习的反馈就变成即时而且不确定的了。
6、定期整理自己的物品
每次学习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点。整齐的桌面环境会给人一种仪式感和状态感,时刻提醒自己可以马上开始学习,而且整齐的环境可以让我们精神振奋。
整理桌面物品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大脑放松,快中有缓,让人能更快适应环境而不会出现紧张焦虑感。
7、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午休
现代科学表明,睡眠会对记忆产生良好作用,能把白天的记忆进一步加强,还能把信息条理化。
良好的睡眠能使人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中午休息15到30分钟左右,时间过长就会让大脑进入“休眠”,重新运转会浪费大量时间,而短时间的“小憩”会让自己感觉“满血复活”,为接下来时间高效率学习打好基础。
8、坚持计划,不要贪多
很多问都是身上都贴着“计划总是坚持不下去”的标签,嘴上说着要定计划,而且最初都是热血沸腾的,但是跟计划走着走着,就变了味:
今天定的计划很快做完之后,你对自己说:今天效率好高,要不然我再做一点明天的任务吧,结果当天学到了凌晨一点。这样持续了4天,到了第5天你会开始说:“好累啊,反正前两天做了那么多,今天就休息吧,明天再做。”
然后接下来的每一天你都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最初的“蜕变计划”自然就半途而废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然后根据水平和实际情况,逐步增量。但是记住,不要心血来潮一天完成过多的任务,这样会提前透支大脑的满足感。
其实,最好的状态是当下,因为当下,你已经有了要学习的念头。